黄金,这个自古以来象征财富与地位的金属,正在经历一场前所未有的“变形记”。
2025年4月,一则新闻刷爆社交网络:老凤祥推出高达联名黄金手办,标价88万元,全球限量30件。
预售阶段便被黄牛炒至百万级,甚至有藏家调侃:“这哪是买手办?分明是买套房的首付。”
不止老凤祥,周大福、曼卡龙、潮宏基等传统金饰品牌,正集体扎进年轻人的“二次元宇宙”,把黄金打造成“谷子”(Goods,周边商品)。
从《鬼灭之刃》的御守到《甄嬛传》的祈福小像,从黄金高达手办到不足0.1克的手机贴纸。
曾经被贴上“土味”“保值工具”标签的黄金,如今成了年轻人表达热爱、炫耀品味的“硬通货”。
2024年,国际金价一路狂飙,国内黄金克价突破800元,部分品牌金饰单价甚至站上千元。但高起的金价并未带来消费热潮。
中国黄金协会数据显示,2024年前三季度黄金首饰消费量同比下降25%,周大福、老凤祥等头部品牌遭遇“关店潮”,仅周大福半年内就关闭了239家门店。
老一辈买金图的是“压箱底”的踏实感,而年轻人要的是“情绪价值”——喜欢一个角色,就要把TA“焊”在身上。
正如一位粉丝所说:“铁皮吧唧会生锈,但黄金不会。我买的不是金子,是‘我推’——喜欢的角色的永恒陪伴。”
老凤祥堪称“最硬核玩家”:2023年推出1000克纯金自由高达手办,2024年加码黄金圣斗士手办,2025年又联手《崩坏:星穹铁道》推出角色金票。
周大福则走“亲民路线”。旗下子品牌MONOLOGUE与《鬼灭之刃》联名,推出轻量化金章、御守,客单价控制在千元内。
2024年香港门店发售Chiikawa联名转运珠时,排队人潮挤爆商圈,热门款当天售罄。
更绝的是曼卡龙:复刻“安陵容祈福小像”,kaiyun注册仅0.002克的金片售价59元,按克价算高达3万元,却因戳中“甄学家”的玄学情怀狂卖9000+件。
0.1克的黄金手机贴、1克的金票,既满足“为爱买单”的冲动,又给人“好歹是金子”的心理安慰。
而且,在小红书晒周大福金珠,在朋友圈炫老凤祥黄金高达,比晒包包更能彰显“有钱又有品”。
淘天数据显示,2024年带有IP属性的黄金商品销售额中,95后和00后占比过半,女性消费者超五成。
溢价是最大槽点:老凤祥《圣斗士》手办克价超1300元,比同期金价高出60%,周大福Chiikawa转运珠工费占比达40%,回收时却只按原料价计算。
2024年闲鱼平台“痛金”交易量增长170%,kaiyun注册《崩坏:星穹铁道》联名金票因金价上涨被戏称“理财产品”。
更微妙的是,传统金饰利润薄如刀片,而定价类黄金谷子毛利率可达30%以上,成为品牌扭亏为盈的救命稻草。
当88万元的黄金手办成为社交谈资,当《甄嬛传》粉丝拿着毫克级金片祈福,黄金早已超越物质层面,变成Z世代的情感载体。
周大福、老凤祥们或许还没完全读懂二次元,但他们抓住了最关键的密码:年轻人愿意为热爱付费。
正如一位圈内人总结:“黄金市场过去卖的是克重,现在卖的是人设。你可以嘲笑这是‘人傻钱多’,但别忘了——所有消费升级的本质,都是情绪价值的升级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