kaiyunkaiyun很多家长心里给玩具下的定义,就是必须是从商店或某宝上买回来的,盒子上标了给孩子玩的!才叫玩具!
但是!孩子是不分玩具不玩具的,更不知道哪个玩具花爹妈大把money买来的。孩子只讲究好不好玩,有不有趣。只要满足孩子成长发展需求的物品,都可能成为孩子的玩具!
幼儿园的教育工作比你专业吧,送娃去幼儿园的时候,可以仔细观察一下,然后你就会发现幼儿园里配备的玩具,大部分都很超值!
幼儿园很少会配置设计精美、价格高昂,所谓高大上的玩具。都是什么呢 ?很基础的各种拼插积木、生活中常见的瓶瓶罐罐纸盒子、树叶石头等自然资源。
自然玩具:木棒、羽毛、鹅卵石、大米、豆子、树枝、沙子、石子、水、泥、松果、树叶、贝壳......
(注意⚠️:学龄前的孩子玩玩具时,应在成人的合理监督下。对于3岁以下的孩子,尽量选择大件的玩具。特别是像大米、豆子、纽扣这样细小的颗粒,可能会对3岁以下的孩子造成窒息危险,慎防吞食。)
人工玩具:积木、轮胎、牛奶盒儿童玩具、水桶脸盆、喷壶、纸盒子、绳子、塑料管、圆纸筒、布、塑料瓶、海洋球、玩具车、玩具人偶和玩具动物、黏土、面团......
大部分淘宝上可以买到,价格相当实惠。小部分在小区里转一圈,就能收获满满的。还有一部分就是日常用品。要不怎么说幼儿园老师职业性捡破烂呢 。。
大家有么有发现,这些玩具更像是——各种零散的材料组合在一起 , 而不是像平时买的成品 ?
而且这些材料在生活中很常见 , 随手就是一个盒子一个袋子一根管道一把大米一张床单...
不知道大家有没有遇到这种情况,自己精挑细选给孩子选——设计完美功能多样的电子玩具,孩子摸几下就扔到角落吃灰了,反而是一些路边捡的小石头、瓶盖子、树叶、毛线头爱不释手...还能玩出各种花样来
但是 , 即使孩子很感兴趣 , 家长们也很少会让孩子玩 , 而是告诉他们 : 这是用来玩的吗 ? 快去玩爸爸妈妈花大把钱给你精心挑选的玩具吧!
但实际上,这种随手就能得到的材料组合 , 相比很多设计精美的成品玩具 , 对孩子的成长有价值的多 !
没听过的朋友 , 可能感觉这个词更像是工程学里的东西 , 而不是教育学 , 跟玩具能扯上什么关系 ?
但事实上 , 当孩子开始选择用木棍和石块玩耍的那一刻开始,低结构游戏的概念就已经产生了。
上面提到的那些材料共同的特点就是 , 简单的,没有限制的,可以移动、组合、堆叠、拆卸、排队等等 。 就是“freestly”,没有固定的游戏规则、玩法。可以给孩子巨大的想象和创造空间.
虽说一个个零件,看着简单,但是 , 和制作精美的成品玩具相比,能给孩子提供更大的想象力发挥空间。
在孩子反复组合创造的过程中,孩子解决问题的能力也上来了。比如,在用材料创作的时候,要想,这个要怎么贴上呀,要用什么贴呢?要做出来什么形状呢?
相反的,孩子处在被动地位的,就是看动画片,虽然看起来很专注,但孩子是被动接受的。大脑还来不及思考,这句话是啥意思?下一个画面就来了。
长期以往,大脑就养成了懒得思考的习惯,一涉及到动脑子的事都懒得深入去分析,主动性和创造性就会弱很多,整个人都会变得易躁没有耐心。(我觉得我就是从小动画片看多了...哭.jpg)而通过探索这些开放式游戏材料,孩子就变成了创新者,设计师,探险家,艺术家和合作者,会以各种不同的方式构建,分类,设计,安排和操纵。
而像封闭结构(固定的)的成品玩具,比如其他答案提到的下面这种,它的功能被设计的精美完善,大人看了都觉得多有趣啊,设计得太妙了。
然鹅 , 到孩子手上,除了被动的瞪眼看,还能对它做些什么呢 ? 总不好再拆卸重组吧?怕等来的不是爹妈的混合双打吧...
如果只让孩子玩这些设计精美的成品玩具,也不能说是玩,应该只是看或者是按照固定的玩法操作,那不是对孩子好,反而是剥夺了孩子的想象空间和主动创造能力。
而当提供给孩子开放性的材料时,孩子会动脑子想怎么玩,怎么组合,怎么处理这个问题等等,孩子整个身心都在一个积极调动的状态,这种状态散发出来的心流,这种专注...你都不忍心打扰他。
现在的玩具更多以塑料制品为主,材料太单一了,孩子应该接触到更丰富更多样的游戏材料。比如,不同形状的,不同质感的益智玩具,不同重量的,不同纹路的,不同味道的...大家可以多在大自然中、生活中搜集一些游戏材料,建立一个材料宝库。有些材料,生活中找不到,某宝上也有卖的。对于买大牌玩具来说不要太超值。
还有草地上的树枝,路边的鹅卵石、沙滩上的贝壳、不同形状的叶子,不同颜色的花朵,当然,还有一些非物质化的,春天的嫩芽鲜花、夏天的蝉鸣树荫、秋天的落叶果实、冬天的冰块雪花,还有清晨的阳光、傍晚的清风、潺潺的流水声、雨后的泥土芬芳...
所以总结起来 , 低结构游戏材料对孩子的核心价值 ,就是培养孩子的想象力和创造力。
再大些的孩子可以拓展一些更富有科学感的开放式玩具,培养孩子对科学的探索兴趣。
孩子可以自己创造的电路,能让孩子更好地了解每天使用的电器设备。通过组合操作,可以实现很多个口令,如声控开关,音乐门铃,语音控制灯,飞碟,点燃警笛等。
配有对孩子安全的化学品。有趣且能激发孩子对科学的兴趣。以后上化学课再不无聊了~
我试探着某宝上低价批发了一堆木质科学手工材料包,成品还挺新奇有趣,只是制作过程不甚满意:
看来想玩得放心、开心、尽兴,还是要买高品质的手工产品。@知乎图书出品的小看山的为什么STEAM科学手工让我惊艳。
百元盒子里有五款精美的科学手工,主打“能量守恒”,家有航天迷、挖掘机预备队员、十万个问什么提问家的,一定别错过!
马达、太阳能电池板、风力发电线圈……小看山帮我们把看上去高大上,难度颇大的设备浓缩在手工里,拼插、粘贴、组合、故事讲解,科学启蒙就是这么简单!
宝宝也兴奋极了,制作过程中负责把拼插积木从板子上抠下来,力所能及地组装、粘贴,成品的互动性极强,各式各样的“能量奇妙现象”让宝宝大开眼界:
开始提到买科学手工最怕什么?难度太大、电路搞不定、卡口不吻合、元件有故障……这套不到百元的小看山的STEAM盒子却让人惊喜:
五个实验的难度依次递增,宝贝每进行一个实验都是在向科学发起一次挑战,每完成一个实验都能收获满满的成就感。时下流行的STEAM教育理念是科学盒子在设计时的出发点和立足点。
STEAM分别代表科学(Science),技术(Technology),工程(Engineering),艺术(Arts),数学(Mathematics),它强调多领域融合的综合教育,主张针对孩子爱提问、爱学习、爱动手的特点,让孩子亲自动手感受科学原理,从而激发孩子的好奇心和科学探索精神,给孩子埋下多元化科学思维的种子,打下结构化科学思维的底子。
物质与能量是这个科学盒子的主题,为什么电池能让车子跑起来、风力转化为电能点亮灯泡、太阳能驱动轮子运转、液压装置让挖掘机抬起手臂……能量转化不再是干巴的文字和公式,直观的视觉冲击才是孩子更喜欢的接受方式。
配合知乎版《十万个为什么》,从孩子问题出发,通过动手动脑,观察现象,解答疑惑。
实验手册和知乎版《十万为什么》如出一辙的设计理念,采用「观察思考——提出问题——解决问题——延伸思考」的思路引导孩子的形成研究性思考方式。
先「观察思考」提出问题:为什么月球车可以在月球上工作?明明没有电池驱动,也能坚持跑那么远呢?
实验步骤就是孩子的动手拼装环节。通过直观的、亲自动手的玩耍体验,了解现象,学习核心原理。此为「回答问题」。
「拓展知识」方面也占据很大篇幅,有趣的内容让孩子产生进一步思考和学习的动力,使得整套手工的外延得以伸展。
对了,套装的盒子也非常好看精致,太空元素满满,手工DIY时完全可以当做背景。过两天秋高气爽不再满天云彩,我打算带娃去农村老家看看真正的银河星斗。
租的房子要拆迁,和娃一起打包收拾家里的东西,收拾到她的玩具时,抬出来慢慢三大箱子的玩具时,她明显惊呆了。
可能她自己都没有想到自己的玩具竟然有这么多,我严肃告诉她:“三大箱子的玩具肯定带不走全部,你挑一挑,看那些你最喜欢,然后我们就带走,其他的放到可回收那里。”
可能是被三大箱玩具惊住了,她没有反对我的意见,而是和我一起边收拾边挑选自己喜欢并且会继续玩的玩具。
趁着我们一起收拾,我顺便盘了盘家里的玩具,整理出了一份娃百玩不厌的玩具清单,有需要的父母可以对着清单买,毕竟这是一份花了钱的清单。
清单里列出来的玩具kaiyun,都是真金白银买回来,而且经过了娃的无数次玩耍留下来的,可玩度、价值都极高。
我娃最初玩的一套积木玩具是爷爷在超市花了50块买的,因为是木头的,所以买回来一打开我就闻见了一股油漆味,而且木头做工也很粗糙,仔细看有些木头还不平整,有小毛边,所以娃没玩多久,我就给她又买了一套积木玩具。
这次买的是我精挑细选的德国的一款儿童积木,这款积木用的是欧洲进口的木质材料,环保安全,而且边角打磨的很平整,不用担心孩子玩耍时会扎手。
最开始她只会搭建房子,摆成一排排的,后来她自己开发了很多玩法,用积木计数、用积木玩过家家,甚至还用积木辅助玩绘本。
而且这款积木的彩色涂料也是安全的水溶漆,孩子最初玩有时候上嘴啃,我也不会特别担心,看我家孩子玩得好,我后来还买了好几套送给朋友家的孩子,反正好评不断。
我不知道有没有和我一样的妈妈,给孩子买玩具总还想着学习,是不是太功利了?哈哈。
功利也好,反正我觉得孩子反正也是玩,不如玩中学习,本来孩子的玩耍就是学习,所以我特别喜欢给孩子买桌游类玩具。
桌游类玩具我给娃也买的不少,但是她最喜欢的是这款小鳄鱼洗澡的桌游,这款桌游我同时买了三个送给孩子的好朋友,三个孩子在一起玩桌游,真的完全不用妈妈们操心。
这个桌游玩具不但能让孩子沉迷其中,还能锻炼孩子的逻辑思维能力、观察能力,而且方便携带,出门游玩也可随身带上,帮助孩子打发乘车时间。
我一直觉得乐高就是拼插类积木(不知道这样理解对不对),反正孩子拼拼凑凑就能玩一天。最初给孩子买的是正版乐高玩具,但买了两次发现真是贵,太肉疼了。
于是开始寻找能替代的兼容版乐高玩具,买回家发现也不影响玩耍,于是以后摈弃了正版(土豪请随意)。
最开始带娃玩乐高,用几个小时完成一个作品,然后就摆到那,后来觉得这样利用率太低,于是把所有的乐高块全部拆开打散放到一个大箱子,让娃随意玩。
因为没了限制,娃反而玩得更嗨了,她可以用里面的各种小颗粒拼出各种形状,有时候拼出来的真的让人很意外。
最关键的是乐高类玩具什么年龄段都能玩,小孩子有小孩子的玩法,大孩子有大孩子的玩法,还记得《小欢喜》里的乔英子就特别痴迷乐高,拼出来的模型超赞。
孩子长大后,我们给她买的最多的就是乐高玩具,利用率高,还能玩出花样,钱也没白花,孩子还玩出来了空间感、逻辑感。
说实话,最初我对这几年特火的少年编程毫无兴趣,直到我老公给娃带回了一套编程玩具,陪着娃玩了几次后,我才发现真香啊。
这款玛塔小Q的编程玩具真的太适合孩子玩了,它是无屏幕的编程玩具,孩子玩的时候不费眼。
而且玛塔小Q还配置了领先的绘本识别技术,孩子跟着萌萌的小Q机器人就能一起进行绘本阅读和拓展,在有趣的主题故事里,孩子们可以进行创意性的编程学习,从而激发孩子对编程的兴趣。
特别好玩的是,这款编程启蒙玩具还随机赠送了两个画笔,去就能编程画画,让娃真的爱不释手。
还有,玛塔小Q胳膊的地方有开放的乐高接口,孩子们可以把家里的乐高玩具一起玩起来,赋予玛塔小Q更多功能与造型。
我娃说,这个小机器人太可爱了,想搂着睡觉。我能不允许吗?必须搂到被窝里睡觉,谁让玛塔小Q是她的新宠呢。
讲真,如果父母想要给孩子做编程启蒙,不要急着花几千块报班,先买个编程玩具,让孩子熟悉下,等到激发孩子兴趣后再决定是否要报班。
玛塔小Q算是入门级的编程产品,比较适合3-5的孩子,所以我最近又瞄上了他家的另外一款玩具玛塔编程机器人家庭版,这款适玩年龄大一点,我娃5岁多了,刚好能玩起来。
和玛塔小Q一样,这款家庭版也没有屏幕,也不需要APP(虽然有配套的),随机配套的有46个编程块,孩子可利用这些编程块进行手动编程,开发动手能力。
除了编程块kaiyun,还有11种程序功能,孩子们玩耍时可以随意组合编程,不但能学到基本编程技能,还能利用编程编故事、做游戏,真的是一物多用。
家庭版的玛塔编程机器人更专业,让孩子学到的技能更多,他们的教研团队专门研发的内容体系,孩子只需跟着练习和游戏,就能轻轻松松玩转编程,所以虽然贵点,但绝对比大几千上万元的编程课划算太多了。
我也是等了好久,等到了双十一,今年价格前所未有的美丽,把这款家庭版编程机器人也给娃买了,配合着玛塔小Q,娃简直能玩嗨翻天。
很多父母开回家的玩具,孩子压根不爱玩,或者玩两次就搁到角落里落灰,又浪费钱又占地方。
所以不如给娃买些利用率高,娃能反复玩,还能在玩中学到东西的玩具,钱也没白花,娃也玩得高兴,何乐而不为呢?
我是@唯唯豆奶,家有5岁敏感小妞,育儿领域资深创作者,绘本重度爱好者,致力挖掘更多更好的优质绘本!欢迎关注我哦。
的确,为了让孩子们可以增强动手能力,很多家长或者园方培训机构等,都会购买这类玩具,让孩子自主玩耍。
其含有的硼砂毒性较高,1-3 克能让一个成人中毒,15 克就可以致死,婴儿致死量仅 2-3 克。
如果孩子长期接触这类含硼玩具,轻则会导致孩子接触性皮炎、消化道疾病,重则会引发多脏器的蓄积性中毒。
结果发现除了日本的1款超轻黏土的硼含量在94ppm左右,其余全超过500ppm,有些甚至超过儿童玩具的限量1200mg/kg。
而在今年5月份,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缺陷产品管理中心发布了一份关于“泥”类玩具的消费预警。
在这份消费预警出来之后,我们又购买了网上销量较高的9 款超轻粘土及1 款后台咨询较多的彩泥。
★6 号样品是几款超轻粘土中综合数据最好的,也是这几款里费用相对较高的。
即使综合数据不错,但它的硼含量也接近 500mg/kg 了,还是比我们之前找到的日本的那款合格粘土高出很多。
★9 号样品硼含量接近于限量值。测出了甲基氯异噻唑啉酮 CIT,数值为 6mg/kg。
这里要说明下,行业内防腐剂一般是将 CIT 和 MIT 混用,也就是常说的卡松,大概比例为 CIT:MIT = 3:1。
★10 号是彩泥,结果很好,价格也是最高的,虽然测出有微量的铝 279mg/kg,但远小于限量要求的 5625mg/kg。娃在用这款彩泥的家长,可以放心了。
可我们实际拿到的时候,里面其实是硼砂颗粒,需要自己配水配成 500ml。
或许是因为快递或瓶身的问题,我们拿到手上时,瓶子已经泄露了,不少颗粒都粘在瓶身外面,一拿就会粘在手上,所以无法称量实际硼砂颗粒的重量。
如果成人操作配制硼砂水还好避免,要是孩子直接拿走操作,就很容易出现意外情况了。
其实这种泥类的玩具,外包装上一般都会有额外标注,几岁几岁可以使用,其购买页也会有相应的宣传。
而孩子缺乏防范意识,对危险的识别能力也不够,如果大人监督不到位,或者孩子不慎摄入、用完没及时洗手等,都会有入口的风险。
既然官方已经注意到超轻黏土中的硼含量存在问题,且已经发出“泥”类玩具的消费预警。
在这样龙鱼混杂的泥类玩具市场里,单靠一份生硬的消费预警,对于家长来说,恐怕还是不知该如何挑选。
但要说到“超值”,在我的概念里,翻译过来就是:不贵,孩子喜欢,反复玩也玩不坏,还要益智,有教育意义。
推荐一款适合幼儿园中大班及小学生做的电路实验,哈哈,没想到电路实验也可以当玩具吧!
一开始给小麦买电路实验是因为他真的好奇心膨胀,精力旺盛,一般的玩具玩两下就失去新鲜感了,总喜欢着自己动手做些什么。
于是在和他做完淘宝里买的化学实验之后,我只能无奈地瞄准电路实验,期待能让他的好奇心得到片刻的满足。
电路实验器材买来之后,照着说明书我跟他一起做了几个小实验(用的是1.5V的电池,绝对安全),一下子引爆了他对电和电路的好奇心。
”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各有什么好处和区别呢?“”什么是电压,什么是电流“......
好在我的初中物理知识还没全忘记,加上有问题找百度,终于在口干舌燥的讲解中完成了对他电路知识的科普。
(后来他觉得这个动力盒子的动力不够大,又在上面加了两个电路和风扇,三个风扇一起转动,盒子就跟着也移动起来了。)
电路实验除了能丰富孩子的电路知识,提高孩子的动手能力之外,还能学以致用。
记得之前每次带小麦去体育中心时,他总喜欢指着树上挂着的彩灯,说:“妈妈,快看,五颜六色的小灯泡好漂亮!”
结果上次他指着同样的彩灯,说的却是:“妈妈,快看,树上有一大串并联电路啊!”
还有一天晚上,他对地震感兴趣,我就搜关于地震的视频给他看,结果他看完就跟我说:“妈妈,如果是大地震,有可能会造成停电的!”我说:”是的。“
结果他不声不响地去卧室,一会儿把卧室的灯关了,喊我进去,然后打开自己做的电路说:”妈妈,即使停电了也不用怕,我给我们家做了备用电源,停电了我们也能看得见!“